
草原说课稿(通用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原说课稿(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草原说课稿1一、说教材
《草原》是一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内蒙同胞热情款待的情景。作者用极其清新,优美的语言,把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团结。文章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一是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这样安排使全文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二是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三是情景交融,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1、会认"渲、勒"等6个生字;会写"毯、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渲染、绿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3、揣摩优美语言,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书法情感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此处隐藏5341个字……:“作者会低吟一首怎样的小诗呢?”然后,师生深情诵读《敕勒歌》。这样,这一部分教学的中心问题“这是什么样的草原”,就可以水到渠成的得到解决。
第四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美
第二部分的学习围绕“这是怎么样的草原人”展开讨论。
具体做法是出示课件,让学生自读2到5自然段,小组合作,填写表格:自然段、地点、人的活动、当时的气氛
学生分组研讨时,可以播放一段融合了“赛马、迎宾”等内容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放飞自己的想象,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小组成员选择适合本组同学特长的,能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方式进行汇报,如感情朗读、想象描述、表演等等。
最后,再回到这一环节的中心任务:填写“这是怎么样的草原人”。
第五步:紧扣重点,体会情深——升华美
草原的风景美,人情更美,草原人民的热情已深深地感染我们每一个人。在依依惜别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大家心中的千言万语,概括起来就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接着,抓住这一点题诗句,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情,情感得到升华。
这时,大屏幕展示:夕阳的余晖洒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我问学生,课文表达的仅仅是蒙汉情深吗?引导学生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然后,在“爱我中华”的动人旋律中,通过课件展示有关民族团结的动人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
第六步:拓展创新,内化感悟——延伸美
课后的拓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