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物理说课稿汇编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说课稿 篇1说教材:
《质点和位移》是司南版必修1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2节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从机械运动入手,讲述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 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质点,什么情况下可看成质点,位移,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时间图像,矢量与标量。质点是高中物理的入门知识,位移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是运动学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是后续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判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否看成质点
2.通过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的作用
3.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4.初步认识位移-时间图像,并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作S-T图像
5.知道矢量和标量
过程与方法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 ……此处隐藏11472个字……质的量之比就等于其粒子个数比,实际的教学中,已经有学生通过思考直接得出了这一结论,并利用这一结论进行计算,先计算 C 、H 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其各自的粒子个数,学生发现这样计算更简便。稍加提示,学生就可发现这一规律可以由公式导出,学生在此初步具备了演绎的能力。
紧接着,就可以将这一规律应用于方程式的定量读法。
4, 引入 “ 摩尔质量 ” 的概念
抛出一个问题:如何在实验室中取 1mol的 Fe 。学生马上发现问题:在实验室中定量取物质是按照质量或体积去称取或量取,而根据物质的量的定义,只能得出 1mol 铁 是 6.02×10 23个铁原子这个结论,学生马上想到,需要知道 1 个 铁 原子的质量。
于是我给出了 1 个 Fe 原子的质量,同时给出另外三种常见物质的粒子质量,让学生分组计算 1mol 这些物质的质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发现的规律显然比直接被告知更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总结出结论: 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恰好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经过修正后得到最后的结论。
学生会发现,出现这样的巧合应该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规定有直接的关系,其间的关系留给学生课下思考。
当学生发现了 1mol 物质的质量是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得到的,联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而在摩尔质量的概念、符号、单位、公式乃至数值中,就只有符号还未定义,其他的都已经通过类比、推导而得出。
5, 建立桥梁
简单的练习之后,通过例 3 ,学生会发现物质的量作为桥梁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宏微观之间的联系,最终解决引课时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