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饿的小蛇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饿的小蛇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饿的小蛇说课稿1一、设计思路
《好饿的小蛇》是我园正在开展的主题阅读活动中的《幽默的故事》系列活动其中一个活动。它是一个很有创意性的故事,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且它的画面简单、重复,颜色鲜艳,适合制作成白板教学活动。在本次的白板课件比赛中,我给孩子们分享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好饿的小蛇》。
二、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好饿的小蛇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感知食物与小蛇身体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绘本内容。
2、 利用“一问一答”的阅读方式,熟悉绘本内容。
3、 能在集体中大胆讲述。
(二)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梨子、柿子、萝卜、西瓜图片人手一份,四个贴有吃完食物的小蛇图片的小箩筐。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导语:小朋友们,你喜欢吃什么东西,为什么?你是怎么吃的?
2、教师出示白板课件,幼儿感知理解绘本内容。
教师导语:有一位神秘的小客人,它是谁?它会吃什么呢?会怎么吃?我们来看看。
(1) 出示封面。(点击白板课件)
教师导语 ……此处隐藏6474个字……思亮点:
1、元素的巧妙构建: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在故事讲述中,我巧妙地渗入了多种元素:肢体语言元素(如"扭来扭去""在散步"),情景元素(发散性趣味游戏),这些元素将整个故事的学习理解过程进行了有效的串联,充分挖掘出原着故事中诙谐、幽默的情感元素,让幼儿在倾听、欣赏和游戏的过程中自由表达对故事的理解,使整体课程层层递进,环环精彩。
2、课程整体环节设计上,我注重师幼情绪、情感的吸引与融通。如:当我从口袋里引出主人公小蛇时的那种神秘,瞬间点燃了孩子们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如:蛇宝宝与大蛇之间似乎不经意的碰碰头、抱一抱、拉拉手、跳一跳等,让孩子们不由自主的和小蛇成为亲密的朋友;这种情绪与情感的吸引与融通,充分满足了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及语言表现的欲望。
3、活动细节的精巧设计:
1、教具选择来源于生活:我上课的道具是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不经意的一些小物品:围裙,袜子。一条围裙稍加装点就是一片草地,一个小口袋就是小蛇的家,袜子套在手上,神形活现的小蛇砰然出洞,这些教具简单新颖,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具量大,繁琐的缺点,变繁为简而又充满无尽的情趣。
2、将身体作为一个支架,围裙穿在身上,把物品粘在围裙里面,所有的物件通过粘帖瞬间跃于眼前,过程神奇而风趣,当每一件物体从我身上变出来时,孩子们的眼神是那么的惊讶和惊喜,被我和道具深深吸引了。
3、创编环节:幼儿创编遵循其思维开阔发展的科学原则,从有形的蔬菜园到无形的超市,层层推开幼儿思维创想的空间,为其更广阔的后期创想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是快乐,在孩子的快乐学习中,我也倍感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