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刻舟求剑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刻舟求剑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刻舟求剑教案 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
1、背诵、默写《刻舟求剑》
2、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翻译
3、分析课文,提示寓意
4、培养学生联系客观实际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设想:
1、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常用的实词、虚词的翻译
难点:对寓意的理解
疑点:通顺流畅地用白话表达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阅读讨论课
三、媒体平台:
1、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
2、多媒体课件撷英:
(1)课件资讯
(2)素材储备
初中语文朗读磁盘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国古代有许多寓言故事,它通过简单的故事寄托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刻舟求剑》这篇寓言故事。
2、课前热身
我国寓言故事有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智子疑邻等)
……此处隐藏14432个字……、复习上课学习的内容,齐背《郑人买履》。并导入新课。二、学生交流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
1、吕不韦,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千。
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一部书,是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语言精练,《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三、指导阅读,读准字音。
涉shè遽jù契qì矣yǐ若ruò
四、学生自读,理解重点语句。
1、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涉江(的)楚人。
2、是吾剑之所从坠。(1)是,指示代词,这儿。(2)所……者,……的地方(3)所从坠,(剑)坠落的地方。意思是: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1)若,像。(2)“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4、对文中一些字词的理解。
“坠”写出楚人的慌乱,“遽”写出楚人反应速度之快,“入”“求”又写出其行为的愚蠢。
5、写法评析:对比、反问揭其错误实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看来不应静止地看问题。
五、总结学习成果。
1、你有什么办法找到这把剑?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
3、两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的寓意?
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