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访友》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中访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中访友》说课稿1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作者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好友,并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语词优美,感情充沛,同时,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本单元另外几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我设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
1、所有学生均能掌握课后“邀”、“附”等8个生字,能认会写,并理解“德高望重”等10个生词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以读促悟、多种阅读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激发阅读热情,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想象等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在以上学习的 ……此处隐藏32355个字……作意图,让大家明白大自然和我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呵护她、关爱她,让大自然真正成为我们的朋友!
第四步:再读文本,运用语言,传递表达我们的情感
有了刚才这些美的品味,仿佛我们也融入了大自然,我们心中也有朋友,可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和语调,对好朋友倾诉自己的心声。(可是书中的,也可以写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这样优美的抒情散文,让同学们学习的东西很多,趁着课堂上学习的热情,动手写写自己的“朋友”,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让同学们思想的火花在作者情感的熏陶下绽放得更美丽一些!
七、体验与反思:
由“我”与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反思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和珍惜自然环境。
播放《山中访友》flash及原文配乐朗诵,让学生再次进入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八、总结:
孔子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说:“有朋自山中来,不亦乐乎?有朋自大自然中来,不亦乐乎?”同学们,让我们敞开心扉,走进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广交大自然中的朋友吧!
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这也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九、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欣赏文章主题美、语言美、形式美。
(2)修改课堂上的仿写片断,使之语言更流畅、优美,感情更真挚!
一篇优美的文章需要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不断思考,你会惊喜地发现每次的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如再把这新的思想的点滴加到你的文章中,定会绽放不同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