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歌曲《小金鱼》是一首旋律轻松欢快、富有情趣的动感教材。幼儿对金鱼是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联系起来,易于幼儿观察模仿,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歌曲中把小金鱼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俏皮、可爱的形象,将小金鱼的外形特征,如:“小金鱼呀,眼睛大呀,游来游去不说话呀。”以及习性特征:“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欢欢喜喜抿起了小嘴巴。”巧妙的描写在了歌词之中。歌词内容简短易于理解,便于幼儿掌握和创编。这首歌曲要求幼儿能够理解记忆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唱清楚歌曲中附点音符的时值(5 12 5.32 61 32 1.21)。对于一首有附点音符时值,对于小班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图示、课件等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掌握,在练习的过程中可采用体态动作、游戏的方法减低难度,帮助幼儿学习。
三、说目标:
对教材进行分析之后,我将本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初步感受歌曲的轻松欢快、富有情趣的生动旋律。
主要依据《纲要》中提出的:进行艺术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 ……此处隐藏10326个字……生对物质的量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物质的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方式。例如,看到CO2这一化学式,就可以认识到:1molCO2含有1molC和2molO。
同时,物质的量也为我们提供了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视角。例如C+O2=CO2 ,我们可以认识到1molC和1mol O2 反应生成1mol CO2 ,从而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的量的应用。
(五)复习小结
这时,我提出学习概念时常用的“3W”
Why(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
What(物质的量是什么)?
How(物质的量如何应用)?
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完成了对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小结。整个过程,学生自己用脑子去想,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他们交流彼此的看法,相互解答困惑,在合作中讨论完成了对物质的量的建构。
(六)埋下伏笔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并为下节课摩尔质量做铺垫,我又精心设计了以下课后思考题:
智力快车,谁能最快到达
1、1.204×1023 个H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质量是 克? 微粒数( )氢原子 氧原子( )微粒数 6.02×10个水分子 23 1molH2O 物质的量( )H )O
2、1mol O2 的质量是 克?
3、49克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mol,含有 mol H,S原子的数目是 。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喻,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抽象概念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发现中理解概念,在应用中巩固概念,学生最终实现了对知识的自我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