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说课稿(通用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角说课稿(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角说课稿1一、教学理念和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第一课时,小学阶段对角的认识分两个层次,本课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角,是第一个层次。仅仅让学生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为以后进一步学角,掌握角的概念、度量、分类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因此,对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和记法,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认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读法和记法。
教学 ……此处隐藏3765个字……全重合时,此时是不是角?叫什么角?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3)议一议:在小组内讨论,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2、学生活动
3、全班交流
(1)指名演示角的变化过程,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2)通过旋转,角的两边完全重合时,引导学生讨论:此时是不是形成了角?这个角有什么特征?
(3)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4)指导学生画周角
(5)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6)说一说生活中的周角。
(设计意图:周角的认识是由教师演示得到的,所以这里安排了让学生旋转自己手中的活动角得到周角,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旋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周角是怎样形成的)
三、动手操作,探究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1、拿出圆形纸片,对折2次,你发现了什么?再展开,你又发现了什么?一个平角里面有几个直角?(师板书:1平角=2直角),接着再展开到原来的样子,你又发现什么?一个周角里面有几个平角?有几个直角?(生答师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在课堂上的操作活动,因此在折一折的活动能够主动探索进而发现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折出一个直角,把你折的直角与同桌折的直角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展示交流,师再进行总结。
3、折出一个钝角,把你折的钝角与同桌折的钝角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展示交流,师再进行总结。
四、巩固练习
完成书23页练一练第2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完成书23页练一练第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