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别康桥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再别康桥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再别康桥说课稿 篇1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优秀诗篇是高中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 ……此处隐藏19174个字……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然后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象美。让学生自读,思考:诗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展示: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
云彩……
金柳……
青荇……
潭水……
长篙……
星辉……
…………
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进而体会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五步: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首先我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亮点,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课件展示:
色彩明丽
绘画美
立体、动态
第六步:结合画面,以图引文,引导学生进行齐背。
第七步:迁移应用。为了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布置作业题: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提示:可从离别对象,诗歌意象,诗歌表现手法、情感等方面比较鉴赏。
我的说课结束了,因水平有限,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