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兰诗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说课稿(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木兰诗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木兰诗》,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学生在初一年级上册已接触过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本诗为民歌,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我们要引导学生对古诗文形成一定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据此,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学习目标: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了解北朝民歌和木兰诗产生的背景;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熟读全诗并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方法:在诵读中体会木兰的光辉形象。
情感目标:体会花木兰替父母分忧,爱家爱国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此处隐藏3978个字……第3、第4、第6段,即对木兰的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这是因为作者紧扣住“木兰是女郎”的身分特征和性格特征去精心剪裁安排详略的。凡有助于突出这一特征,更好的表现主题的,则铺写不厌其烦,反之则惜墨如金。如对历时十年的战斗生涯(第4段),仅有“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还有出征前的准备(第3段开头四句)也写得比较简略,详略搭配得当,正是为塑造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服务的,为全诗主题服务的,也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三、课堂小结
1.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的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对偶。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学生查阅资料,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刘胡兰、秋瑾。
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3.体验反思:
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