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洋洋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喜洋洋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喜洋洋说课稿1我说的课题湖北科学版小学音乐课本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我的说课分八个方面:
一、 对教材的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于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为五声商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亲切,有着四川山歌高亢、嘹亮的风格;歌词纯朴、简洁,特别是衬词“罗儿”“郎郎扯光扯”,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 、教学目标
1、能用爽朗的歌声演唱歌曲,能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初步了解山歌的特点。
2、 通过聆听,感受,品位不同版本的歌曲,使学生开阔视野,体验音乐的奇妙变化,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上波音,跨小节切分节奏的 准确把握。
3、歌曲中的衬词演唱,把握演唱 ……此处隐藏10284个字……情绪、表情、动作为线索想象、模仿,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指导体验,比较探究。
在平时的训练和充分聆听基础上,听唱一遍;用“、、、”活泼欢快和“~~”优美抒情,点拨学生积极参与比较和体验探究,准确区分两个乐段,突破教学重难点;对学生遇到的难点,可根据难易由学生或老师示范、讲解,并结合“大叔”的形象来解决。(“铃声撒一路耶。。。”和下滑音)
(4)展示表演,及时评价。
结合新疆的舞蹈特点,用“大叔”的帽子激励全体想象创编;请有特点的上台表演,其他人观看并评价,找到优点和问题;教师用“戴帽”鼓励后,给予动作及表情的指导;完整地演唱歌曲,同时根据理解歌表演或选择不同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分别为两个乐段伴奏,将本节课推向高潮。最后,在欢快的歌舞中,走出教室。
(5)课后引申。
出教室前,指导学生从音乐的特点和视角,搜集有关新疆的“多民族歌舞”资料,并实践模仿不同民族的“标志性”舞蹈动作,下节课开“新疆民族音乐会”。避免脱离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变成语文或品德的文字、语言交流。
四、教后反思。
本节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想象新疆的美丽和热情,了解了新疆是个瓜果飘香、物产丰富、牛羊成群的好地方。注重面向全体的教师指导和观察、探究;一顶新疆帽,激励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师生和谐、气氛融洽。但也留下了些遗憾:在处理两个乐段时,没有及时将“”活泼欢快和“~~”优美抒情板书出来;电脑出现了故障,没能展示出来;为了及时地开关录音机,在听赏时的示范动作是在讲台的右侧进行的。
总之,每次讲课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状况,不能尽如人意,但也总是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为今后的教学和成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