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小学

时间:2023-05-27 19:08:21
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集合9篇

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说课稿小学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1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谈谈我的构思。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即P33页例1和P34页的例2题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 ……此处隐藏18711个字……法很多,比如可以把9个羽毛球分成9份,两个两个的称,至少需要4次;也可以分成5份,9(2,2,2,2,1),每次称4个,至少需要3次;平均分成3份,每次称6个,两次就能保证称出次品;如果不是平均分成3份9(4,4,1),至少需要3次等等。最后通过观察、比较、组内交流确定平均分成3份来称,这种方案是最优的。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9个物品中的次品,因为物品的数量较多,分组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对比、观察、分析、交流的过程中找到最佳方案。)

2.让学生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有关数据,找出为什么平均分成3份这种方案是最优的。

(从几种方案中找到最优的,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再根据规律解决问题,这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㈣运用规律 拓展提高

出示题目:如果有8个零件,其中一个质量较重,至少需要几次一定能找到次品?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自己找寻方案的过程。

(这一环节的设计,要求学生完全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它打破把待测零件平均分成3份的认知结构,故意制造矛盾,若是待测物品不能平均分成三份,怎么办?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若不能平均分时,每份的个数应尽量接近。)

㈤总结交流 巩固延伸

学生交流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最后教师提出:若是我们待测物品的个数很多,或者是没有天平,我们怎样很快找出次品呢?

(本环节的设计是对本课内容的总结,同时又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集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