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历史说课稿

时间:2023-05-26 10:10:09
有关历史说课稿汇编五篇

有关历史说课稿汇编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历史说课稿 篇1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 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 ……此处隐藏9827个字……设问一、阅读课本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概念)

提示:17——18世纪欧洲兴起的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的运动。

课堂设问二:启蒙先驱们用什么来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此时的反封建斗争有何发展?

提示:理性主义(理性的阳光);批判的锋芒直指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

课堂设问三:什么是理性?

提示:理性即思考和判断,它的核心是要用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课堂设问四:思考什么?怎样判断?

提示:人的权利;用科学的方法。

老师总结:说到底是资产阶级宣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推崇普遍和必然的真理,用理性之光照亮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设计说明: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明确“启蒙运动”的完整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基石。

课堂设问五:启蒙运动为什么会兴起?(背景)(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请同学们模仿分析文艺复兴和西欧宗教改革背景的方法来分析一下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现实阻碍: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力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认识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课堂设问五:根据上述条件判断,启蒙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提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导入下一环节:上面我们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进行了分析。谁能由此推断出启蒙运动最早发源于哪个国家?

《有关历史说课稿汇编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