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历史说课稿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说课稿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民主实践产生并成熟于以英国、法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奠定走向民主政治的基石,以后各国根据国情,不断探索前行,扩展和完善民主制度,又彼此借鉴,最终形成的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这是本书的重点,其中,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本书的核心课之一。
这节课主要讲大革命后的法国在追求民主共和道路上,徘徊于帝制与共和制之间,经过艰难的探索与斗争,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法国政局的演变历程,波旁王朝,七月王朝;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及推动政局演变的革命斗争;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梳理史实的能力,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
殊死斗争的结果,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
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有三:
第一是以课程标准 “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 ……此处隐藏9250个字……;朝中大臣之间有爱有憎。往往对他爱的人,只看见长处,对他憎的人却只能看见短处,这是不正确的。应当是:能看见所爱的人的短处,看到所憎人的长处。如果这样,就能去掉真正的坏人,任用好人,天下就兴旺了。”唐太宗看了这段话以后,非常感动,他对大臣们说:“今后,我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事,你们把魏征的语言写在笏上,看到我有错时,随时给我提出来,帮助我改正。”
然后通过设计过渡语: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来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1、通过设计问题:① 隋朝是怎样灭亡的? ② 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目的内容,找出答案。让学生掌握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教师板书概括)
2、让学生发问,师解疑释难。
(二) 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 然后 (一) 唐太宗 李世民,隋亡教训记在心, 轻徭簿赋重生产, 君臣廉洁又勤政, “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 “贞观之治”真繁荣。 (二) 唐朝有个武则天, 后宫之中掌大权, 晚年称帝国号周, 唯一女皇她为先, 弘扬“贞观”有政绩, 引出“盛世”到开元。
▲说板书设计:一、隋亡唐兴
1.隋炀帝的暴政 2.李渊建唐代隋(618年) 3.李世民登基(626年)
二、“贞观之治”
(一)“贞观之治”的局面形成
(二)“贞观之治”的原因:
以隋为鉴,以民为本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4.精兵简政,吏治清明 5.不拘一格,唯才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