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时间:2023-05-26 01:12:22
雨霖铃说课稿集合五篇

雨霖铃说课稿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霖铃说课稿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霖铃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雨霖铃》,现在我从以下十个环节来说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首饱含了千种风情的别离词,这首词写离情,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分离别之前、离别之时、离别之后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写尽离情别绪,令人叹为观止。这首词,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学习这首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

2、难点: 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

(要上好一堂课,对学生情况的具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情分析

作为 ……此处隐藏10961个字……安徽卷的实际例子。

琅琊溪①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9.青葱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理解鉴赏评价),难度不大。

【试题答案】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虚实结合的做题方法:先找出来诗文中实写的内容再找出虚写的内容,然后回答虚实结合的作用及效果就行了。

这三个问题一脉相承,勾连上下片,让学生在对词作整体的把握的基础上,在这三个问题的统率下,又对词进行了具体而精微鉴赏。

小结:柳词的魅力除其溢满真情之外,还在于它的语言魅力,作为北宋第一个专业填词的词人,后人对柳词的用语有很高的评价,请同学们下去以后,细细品味《雨霖铃》词文,尝试着自己分析。从而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五)作业:试着将《雨霖铃》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

(六)板书设计:

离别前—勾勒环境: 寒蝉、长亭、骤雨 ---- 实写

离别时—描写情态: 执手、泪眼、凝噎 ---- 实写

离别后—因情设景:

烟波、暮霭、楚天

---- 虚写

杨柳、晓风、残月

—刻画心理: 好景虚设,风情难言 ---- 虚写

《雨霖铃说课稿集合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