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数学说课稿汇编九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提供了思维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来展开的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情感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
3、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表象。
2、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此处隐藏15928个字……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探究活动中培养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猜一猜,试一试,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三、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流程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具体的情景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按照教材呈现的一个“美国小朋友寄书”的情境,并想办法解决。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利用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求积、商近似值的方法。
在学生想出6.7美元折成人民币时要用乘法计算时,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得出结果后发现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使学生认识到积的近似值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值。接着出示第二个情境“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巩固练习 在学生初步掌握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后,我安排了教材67页的试一试,让学生体会如何按要求取近似值;教材68页的练一练,涉及到了多个国家的货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联系生活,总结引伸。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确保知识系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