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说课稿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本课是第二单元《冷和热》中的第三课。前两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热在物体中是可以传递的,并且不同形态的物体,其传热方式不一样;也已经关注到常温下不同物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在此基础上,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物体加热或冷却后,形态会发生变化(固-液-气;气-液-固);二、物体加热或冷却后,体积发生变化(热胀冷缩)。由于后面会有一节课专门研究水在加热和冷却以后的三态变化,因此本课不把形态变化作为重点,仅作初步了解。本课重点关注不同形态的物体由于受热和冷却引起的体积变化。
四年级的学生对物体受热冷却后会发生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冰受热化成水,水冷却一定程度会变成冰,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但这些认识都是表面层次的,物体受热冷却后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就是本课中要了解的。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给铜球加热和冷却认识到固体的热胀冷缩。
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和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受热以后会改变形状、 ……此处隐藏16024个字……呢?有了前面的积累理解,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发现:当然最关心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此处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阅读兴趣,再集中默读课文第6——9自然段,请学生概括几段话的内容。此处老师也准备了自己概括的三句话,但目的不在灌输,而是让学生自主总结材料后,平等的进行分享、互相借鉴。在这里,借助三个词语:居然——竟然——原来,揭开疑问,加强人物感悟,更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中发现,原来这里运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可以令故事如此跌宕起伏,精彩不断。
第四步,三想刷子李(趁热打铁,学写一波三折,打通教学重点)
曹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粉点时、当他又在师傅裤子上发现白点时、在他最后知道这白点其实是烧出的小洞时,他把师傅的形象想了三回,学生的心理也跟着波折了三回。在居然、竟然、原来三词的充分体悟下,学生已有话说,此时让他们代替曹小三写出心中所想,写作不再苦,已成乐。这里我不硬性规定学生一定使用刚才的三个连接词,体会曹小三内心的波折,写出真情感,才是重点。充分读,练写作,本课的重点难点已经一一突破。
最后,第五步,体味刷子李(体会文章教育思想,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故事写得这样引人入胜,难怪作家冯骥才要发出这样的感慨!课件再度出示引子句:
“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此时的齐读,带着学生多少内心感受,适时谈谈所学所感,领会刷子李对徒弟的教诲,让学生对刷子李的整体形象,又深入了三分。带着新的学习经验,请学生分享之前所查到的资料,学生感受加深,更能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一课完满结束。
总之对于这篇阅读课,学生能获得自主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拓展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在读与悟中更加热爱生活,已是我认为最大的成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