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数学说课稿小学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小学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1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材P8484,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掌握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培养数感和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投影、题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T: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小兔安家的情境中进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的知识。(出示主题图)
二、新课探讨
1、观察图,发现并利用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T:首先,观察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预设:图中左边有6只小兔,右边也有6只小兔(一共有12只小兔),还有4间房子。
T:你能根 ……此处隐藏14489个字……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