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高中地理说课稿集合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说课稿 篇1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基本理念,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和过程就要有新的改变。现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课为例,谈一谈我对此内容的设计与构想。
一、说课标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选自中国地图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中对此节内容提出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家人交流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为改善本地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由此看来,对于这部分内容从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到学生的分析和运用都不可忽视。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住该节内容的标准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教师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二、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段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的生产活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开启地理学原理的一把钥匙,对于指导人类生产、生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重要意义。本课通过归纳几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对其身边的环境问题产生关注。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后果 ……此处隐藏9725个字……谷物农业的分布和区位因素,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巩固对两种农业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用已学的农业区位因素来引出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分析。
2.新课讲授:第一课时,首先通过设问,引出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初步认识,然后通过读《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认识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并由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接着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学习水稻种植业的特点,通过读我国水稻种植景观,认识我国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最后,要求学生阅读49页阅读材料: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了解我国的水稻种植业现状。
第二课时,要求学生自学为主,阅读教材,提出问题,掌握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经营方式、生产特点以及形成的区位因素;然后通过案例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和“我国南方水稻种植”,比较存在的差异,进一步巩固对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认识。
3.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亚洲季风区
2.区位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人口、人均耕地、习惯
3.特点:
1. 小农经营;
2.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4.水利工程量大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区位条件:地广人稀、市场、交通、自然条件、机械化水平、农业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