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集锦6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2~5页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这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材一开始先让学生掂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块,通过肌肉来感觉轻重的含义。再让学生看用牛皮筋系着的字典、文具盒、泡沫塑料,由于重量的不同,牛皮筋伸长的情况也就不同,这样就能使抽象的“重量”变得直观形象。接着教材介绍了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一些秤,使学生加深用秤可以称出物体有多重的印象。
教材还进一步联系实际生活,用一系列的操作让学生认识1千克,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重的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轻重的含义;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建立1千克的观念。
2、能力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交流、实验等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体验身边的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一)感知重与轻,认识物体轻重的含义。
1、出示大小一样的木块与铁块 ……此处隐藏10295个字……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同一图形不同颜色的平移图,让学生发现虽然呆的位置不同,但移动的距离是一样的。接着让学生进行换位,通过换位,学生们自己能发现平移图形的一些特征。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先找出一组对应点,再数一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师生共同总结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或某一个点确定平移的距离。(开始、1、2 3……)
第2个环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画三角形的平移图形,小组通过讨论,很快就能画出平移图形。可以选了几个画得快的同学上来汇报,你是怎样画的?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画平移图形的方法是:找点、移点,连点。
第3个小步骤是让学生根据这种方法,每人画一张小树的平移图。
(这样让学生由发现——总结——应用使学生逐层深入了解所学知识)
四、运用新知、体验价值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应用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问题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让学生观察之后便回答,请他们说一说。
2、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区别平移与旋转老师为同学们提供的生活素材依次出现在屏幕上:
(1) 汽车方向盘 (2) 水龙头 (3) 推拉窗户核对。让学生判断。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同学们想到什么问题了吗?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都本着体现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这样两个转化,即学生在一堂课中初步完成了个体在认识上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回到性这样两次飞跃。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