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小学

时间:2023-05-19 05:41:23
【必备】数学说课稿小学模板5篇

【必备】数学说课稿小学模板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小学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1

一、教材

1、教学内容: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第十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重、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 ……此处隐藏8317个字……地图。

2、说说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有仕么区别。

观察图,讨论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

3、把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

(强调先统一单位,比例尺不带单位)

4、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关系。(表示的意义相同,只是形式不同)

(三)活动:了解放大的比例尺

1、课本第49页的例题图。

交流、讨论、

2、说说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3、理解2:1表示的意义。

4、小结

不管是缩小的比例尺还是放大的比例尺,我们都要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与缩小比例尺不同的是通常后项为1。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讨论、交流等活动。找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条件后,教师点拨学生结合比例尺,大胆尝试、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思路。加深对比例尺的认识。提示:单位不统一。)

三、测评训练

1、判断下列几句话,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

(1)图上宽与图上长的比是1∶2( )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1/400是( )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 )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 ( )

(5)图上长与实际宽的比是1∶200 ( )

2、求比例尺。

课本第49页做一做。

(有针对性练习,加深学生求比例尺的印象,进一步掌握方法。)

四、小结课堂。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必备】数学说课稿小学模板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