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数学说课稿小学模板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小学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1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2、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分析等理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教具准备:小黑板、写好题目的纸条等。
这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解方程、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深入的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热爱自然科学的品质。
二、教学教法: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进行教学:讲授法、对比法、分组讨论法。在准备阶段,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可以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此题,从而为今天学习较复杂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在新课阶段,应用讲授法和对比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例1和准备题的内在联系,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从而掌握本课的知识重 ……此处隐藏8363个字……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通过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动作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记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做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是巩固刚学过的“立方”的知识,要使学生弄清,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一个数的立方,一个数立方应该怎样计算。做题时,如果发现学生把3个相同数连加与连乘混淆起来,教师应及时纠正。
3.完成练习七第1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
4.完成练习七的第7题,要注意这道题算式的运算顺序。
5、教师出示火柴盒,计算出它的体积。
问:这个火柴盒没有数量该怎样计算?学生明确应量出它的长、宽、高后,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计算。这样设计,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计算长方体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全课总结。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教师总结。
这样设计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㈦作业。练习七的第5题。
附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长方体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体积长宽高
143112
243224
3645120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V=a·a·a
V=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