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园田居》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归园田居》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归园田居》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这部分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归园田居》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诗四首》中的一首。属于必读课。本单元收录了《三峡》、《短文两篇》和《湖心亭看雪》等都是描绘自然山水景物的优秀诗篇。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秀美风光,理解诗人在嘈杂的社会环境中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通过《归园田居其三》的学习,使学生对山水田园诗有初步的了解,感受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和作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诗了解山水田园诗的风格特征,当是本诗的学习目标之一。
(二)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作 ……此处隐藏7009个字……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②彻底悔悟。③也许是一种托词。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五)拓展延伸:有的人说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讨论)?
[点拨]
学生各抒几见,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要根据整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明确: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与当时社会的“学而优则仕”是格格不入的在当时的社会来看,陶渊明坚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种对黑暗官场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浊,不能单“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放弃了大济苍生的理想则有其消极的一面。
(六)堂上总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
七、说作业:
根据本文写一篇关于田园生活的散文,600字以上。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