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七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说课稿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课文讲的是“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3、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和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二、说教法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此处隐藏14588个字……屈原写《离骚》的原因;
问题二:请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圈出文中记叙,议论和抒情的句子。
问题一学生可以在文本中用原文回答:“盖自生怨也”和“忧思而作离骚”,使学生能够体会屈原受冷遇和排斥的痛苦,以及他面临困难时表现的高洁品质。
问题二学生首先通过文本具体句子区分这三种写法方法,进而体会司马迁在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在议论中又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接着,教师请学生重点研读文本4-11自然段,并出示讨论题:《屈原列传》是屈原的传记,为何却用7个自然段的大篇幅写怀王和其他人?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基本可以明确作者这样写是为了通过写怀王的昏庸反衬屈原对楚国的重大作用和表现他的高洁品质。
此时,教师点拨,通过讲述司马迁的经历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进行拓展:司马迁和屈原在人生经历上又很多相似之处,都曾遭受陷害和放逐,司马迁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史学家认为此篇可以看作二人的合传,作者在议论的过程中表达的不平之气的思想感情也就可以得到理解了。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之下,既了解的有关司马迁的文史知识,又拓展了思考问题的深度,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品评历史人物,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目标所要求的。
第五环节:课后作业
文言问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实、虚词和文言句式,并且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我的作业为:对本课中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形式整理归类,并做相关练习。
四、说板书设计
屈原列传
司马迁
(1-3)任-疏-志
(4-11)免官-放逐
(12)屈原之死
(13)屈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