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说课稿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母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16课。这课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
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二、说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2、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三、说教法
1、本文是略读课文,可以通过课文前面的阅读 ……此处隐藏4186个字……下教学环节:
1、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看—看黑板的表面,课本的封面,体会物体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与国旗表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听—听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国旗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
摸—摸数学书封面和课桌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知这些面各自面积的大小。
说—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
新课开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先比较黑板的表面与国旗表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初步含义,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比较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在说的环节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2、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1)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2)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
课件出示例2,引导学生读题。如果学生说是直接看出大小,在肯定的基础上提醒学生:直接观察大小有时不太可靠,启发学生探索其他的比较方法。教师提供三种小图形(○□)请学生用这些图形来拼一拼、摆一摆,测量一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发现: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作为比较标准的图形,形状不同不行,大小不同不行。从而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主要通过观察法来比较。
(2)完成P62页做一做,启发学生比较方法。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区别面积和周长。
4、全课总结,反思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