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上册《11.2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时间:2023-05-17 19:07:53
八年级数学上册《11.2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上册《11.2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册《11.2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数学上册《11.2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的内角》,我将从如下方面作出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

本节课是在研究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学生在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该定理进行推理论证。它是进一步研究三角形及其它图形的重要基础,更是研究多边形问题转化的关键点;此外,在它的证明中第一次引入了辅助线,而辅助线又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是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学生在小学已经知道这一结论,但没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推理论证,因此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证明及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另外,由于学生还没有正式学习几何证明,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证明难度又较大,因此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突破难点的关键: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将实物图形抽象转化为几何图形得出所需辅助线。

……此处隐藏6148个字……解得,x=20

∴∠A=20°∠B=60°∠C=100°

(6)已知在△ABC中,∠C=∠ABC=2∠A,求(1)∠B的度数?(2)若BD是AC边上的高,∠DBC的度数?

第(6)题是书中例题的改用,此题由辅助线辅助课件打出,给学生以图形由简单到繁的直观演示。

通过这组练习渗透把图形简单化的思想,继续渗透统一思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5.巩固提高,以生为本

(1)如图:B、C、D在一条直线上,∠ACD=105°,且∠A=∠ACB,则∠B=——度。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70°,∠C=25°,则∠ADB=——度,∠ADC=——度。

本组练习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平角定义及角平分线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获得一些经验。

6.思维拓展,开放发散

如图,已知△PAD中,∠APD=120°,B、C为AD上的点,△PBC为等边三角形。试尽可能多地找出各几何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题旨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思维。

(三)归纳总结,同化顺应

1.学生谈体会

2.教师总结,出示本节知识要点

3.教师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合作,大胆思考给与肯定,提出希望。

(四)作业

1.必做题:习题3.1第10、11、12题

2.选做题:习题3.1第13、14题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学生拼图展示已知:求证:

证明:开放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11.2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