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说课稿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人类的“老师”》一课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八册中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可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本课共有7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以科学家从鲸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的故事导入,指出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的“老师”的生物很多,第三段到第六自然段通过三个具体的例子,详细介绍了人类从生物身上获得的启发。第六自然段简单列举了人类模仿生物制造越野车和担克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由衷感叹,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总结,首尾响应,突出文章的主题。
我设想通过两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下面我重点谈谈我第二课时的设计。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按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点:
1、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
2、正确、流利、有感 ……此处隐藏4456个字……病患者,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在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上。20xx年至20xx年,她无偿资助了多名艾滋病孤儿。20xx年7月,这位老人荣获“亚洲的诺贝尔奖”——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
这位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句话的体会。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种公益活动,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环节三:拓展延伸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为了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这一环节,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回想自己曾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并谈谈体会和感受。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对于增强责任感、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促进社会和谐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从而以实际行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环节四:小结作业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我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所学到的内容,并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参加一个社会公益活动,撰写一份实践报告。在之后的课堂上分享参加公益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设计意图:这样做可以真正地把思想品德课上所学到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实践中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师教学得以引人入胜的向导,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我的板书设计本着直观、简洁的原则,如下图所示: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以上为《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说课稿,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