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3-05-16 01:12:13
精选说课稿集合7篇

精选说课稿集合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道理,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应全局整体思考的寓意,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来看,基本能体会到文章的主旨。那么我们语文老师怎么办呢?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当然,老师不能让学生过分深入,也要根据学生年龄决定)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育,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故事,发现两个串联的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 ……此处隐藏15582个字……0转化成百分数。

学生们在独立尝试中会发现问题:

(1)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分子是小数。

(2)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或小数数位过多。

第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转化成整数(5/1000)后再约分。第二个问题先引导学生看出自学43页标有“*”的一段话后在引导学生归纳出方法:商四保三留一。并要解释书写形式,正确区分好=与≈的使用。

环节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本节课,除了在归纳方法时出示的练习,让学生能够边学边练外,还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内容。

(一)、综合练习,运用新知

1、把25%、72%转化成小数和分数。

2、把1/2、7/8转化成小数和百分数。

3、把0.45、0.03转化成分数和百分数。

形式:学生独立试做,全班交流订正。

目的:进一步熟练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二)突破难点,准确掌握

1、把0.2%、76.6%转化成分数。

2、把2/9、3/80转化成百分数。

形式:学生独立试做,全班交流订正。

目的:进一步巩固一些稍复杂数的转化方法。

(三)拓展练习,熟练运用

把下面各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1)24%、0.26、1/4

(2)5/7、0.74、71.8%

形式:学生独立思考

目的: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选择方法,熟练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46页1——3题

板书设计:(课件展示)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精选说课稿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