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物理说课稿集锦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理说课稿 篇11.说教材
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相互作用”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讲述力的基本知识,它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垫基石,所以本章知识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内容有:1.滑动摩擦力;2.静摩擦力;3.摩擦力的调控。放在学习了弹力之后,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摩擦力是常见的三种力之一,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下面对物体受力分析的学习。此外,摩擦力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有如下特点:1.本节的知识与初中的相关知识相衔接,降低了初高中的台阶;2.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3,先研究比较形象的滑动摩擦力,后研究较抽象的静摩擦力,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1.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会应用公式f=Nμ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
3.知 ……此处隐藏18930个字……学生简单叙述一下,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成果进行交流,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评价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20分钟)
学生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巡视,辅导实验。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四).分析数据,得出结论(5分钟)
由两个实验小组将实验数据填在黑板上,学生会发现随着电压和电流的改变,灯丝电阻也在变化,这一实验结果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导体的电阻和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发生冲突,以这个冲突为突破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三次测量得到的电阻为什么不同。可让学生重复刚才的实验,仔细观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除了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电路中还有什么现象。很快学生会注意到灯泡亮度的变化。灯泡越亮,就说明灯丝温度越高,三次测得电阻不同是因为灯丝温度发生了改变。
(五)交流和评估(5分钟)
学生小组间交流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有代表性的一起讨论。
(六)小结(2分钟)
由学生小组逐一总结本次课的知识点并记录。
(七)布置作业(1分钟)
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五、板书设计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R=U/I
电路图: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 保护电路
(2)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六、教学反思
学生在连完实物电路,闭合开关时,灯泡不亮,此时只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减小接入电路的电阻即可,而学生却普遍认为是电路故障,不知所措。今后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加强此类问题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