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品德说课稿模板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想品德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的徐丽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生命之花绽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三框。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核心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说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学情分析
据我了解,现在的学生因是独生子女,唯我的心态意识强,加之生活的优越感,使他们缺少对生命的关爱,忽视生命的价值。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让他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本节课的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在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同时,也是认识自我这一单元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处隐藏10098个字……“不伤害青蛙”讲完后,我设计了一道来自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辨析题,以青蛙妈妈来信引入,叙述自己的孩子小蝌蚪不知被哪位小朋友捉走了,提问:“如果你看到捉蝌蚪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后,我设计了两个小游戏:①看图识别有益动物 ②判断对错,使学生对这节课所讲的道德要求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为下一步提出行为训练的规范要求作好准备。
(四)指导行为,育情于行
思品课的教学过程,是由“知”转化为“行”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目的。这一部分我设计了几个问题:①你们当中有哪些同学特别喜爱动物,爱护有益动物做得特别好?②学了这篇课文,你准备以后怎样爱护有益动物呢?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行动方向。
此时,我再将青蛙妈妈的第二封信展示给大家看,告诉孩子们,捉蝌蚪的孩子已将蝌蚪送回了池塘,暗示学生不伤害有益动物,同时以青蛙妈妈的名义出示结语,让学生读。这种首尾呼应式的处理,给学生一个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的感觉。
明朝人谢榛曾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然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精彩的结尾不仅会使学生精神振奋,还能升华情感。本课结尾处,我设计了大家在倡议书上签名的环节,使教学的结束成为了学生今后爱护有益动物这一行为的起点,起到了开拓延伸的作用。
四、说板书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课堂教学一样,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突出板书设计形式上的匀称美、色彩美、简洁美,本节课我设计的板书以有益动物的图片为主,将“不捕捉,不伤害”板书出来,这样,不仅强调了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又将本课的德目要求体现出来,突出了学习课文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