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高中化学说课稿

时间:2023-05-10 01:11:33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6篇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离子键,位于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键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 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此处隐藏9069个字……题情境 激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求知欲讲述:在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人类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结合联想和启示,播放α粒子轰击金箔的动画。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

交流讨论:大多数的α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一穿而过。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粒子存在。有极少部分粒子反弹回去,说明运动中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这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因为核很小,所以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去。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提问:金属是否带电? 构成金属的原子是否带电? 为什么原子不带电呢?

思考回答 阅读:P67—P68及拓展视野 多媒体演示:原子内部结构

交流讨论: 原子的结构结论: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利用模型学习物质结构总结:

盘点收获回忆、总结、发言形成原子的结构练习: 看屏幕,做练习 学以致用

五、反思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原子的构成,我主要采用了:阅读前人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提出假设——验证的方法,通过课堂的表现来看,这种方法还是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并且大多数学生能投入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设。但也看出部分学生探究意识还不够,仅停留在面上,未作深入的思考。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