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周长

时间:2023-05-09 19:07:46
有关数学说课稿周长4篇

有关数学说课稿周长4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周长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说课稿周长 篇1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性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灵活、熟练地进行判别。

2、发展性目标: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性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等学习策略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模式的更新

本节我选用了“猜想——探究——发现——引伸”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以猜想提出为起始,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动”,检验——质疑——发出1——举例——质疑——发现2——最后引伸。我力求突出学生的“亲历性”,即知识让学生去探索,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仅掌握规律,还学会数学的思想。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及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猜”

创设:老师能一下子“看出”练习题中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情境,与学生做练习计算的费时费劲对比,让学生知道可以用“看”的方法,判别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让学 ……此处隐藏5574个字……

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解法是本节课要达到的第三个认知目标,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用简便方法求其周长,其意义不光是在计算的技巧上,重要的是突出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把握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因此,我准备在学生测量并计算出一张卡片的周长之后,让不同的算法都上台展示,再引导学生比较求长方形周长的3种不同解法,

① 6+4+6+4=20 (直接应用周长的意义)

② 6×2+4×2=20 (应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

③ (6+4)×2=20 (长方形的特征加乘法分配律)

通过交流与研讨,使学生认清每一种解法的意义和依据,认识自己的那种解法与其他同学的不同,促使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进行反思,从而实现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和超越。

四、 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巩固深化

数学规律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训练,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知识的巩固提高建立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用好数学的积极性,我设计的练习题是:

1、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5米,宽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分页标题#e#

2、这是我班李尚儒同学的一幅画,你能想办法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

3、李伯伯有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如果要围上篱笆,他至少需要多少米?

4、猜一猜:谁先到达终点?

五、评价——在做中体现。

新课标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在最后我让学生给自己本节课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

《有关数学说课稿周长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