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时间:2023-05-05 23:37:03
精选五柳先生传说课稿4篇

精选五柳先生传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柳先生传说课稿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五柳先生传》是作者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内涵深刻。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是一篇略读课文。

二、说目标。

新课标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阅读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而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为此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诵读,识记重要文言字词,扫清文字障碍,从而疏通文意,把握内容;

2、使学生了解相关传记知识,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并形成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层四步读书法,即通过初读—诵读—品读—延读的程序;

2、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巧加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三)、情感 ……此处隐藏7629个字……(2)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

(3)不求甚解 (志存高远,可见先生胸襟开阔)

(4)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安然自若,不为境所困,乐观开朗)

(5)不吝情去留 (去留无意,可见先生耿直率真)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直性格的反映。)

3、作者常写文章,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为了自得其乐,表现了先生开朗的性格。)

4、生活条件如此恶劣,作者为何还能“晏如也”?全国人民都要学习他这种精神吗?(不为境所困,乐观开朗)

5、何为“赞”?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与“传”中的“不慕荣利”相照应,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第五环节,小结五柳先生个人档案。

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板书形式,采用了表格方式对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做了一个总结,便于学生记忆

第六环节,设计课外延伸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陶渊明有更深的认识,尤其更进一步理解作者那种归隐山林,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从而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第七环节:总结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以上便是我对这堂课的拙见,如有不妥,望各位同仁指正。谢谢大家!

《精选五柳先生传说课稿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