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高中生物说课稿

时间:2023-05-05 14:39:04
高中生物说课稿合集七篇

高中生物说课稿合集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生物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内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但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能力目标: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1)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 ……此处隐藏11573个字……异同点。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深层次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资料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等讨论活动,使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在资料分析中,讨论题1和2围绕有关细胞外液成分的问题;讨论题3和4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有关;讨论题5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有关。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再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学生分阶段进行讨论。先讨论1、2题,学习渗透压和酸碱度时,再讨论3、4题,第5题则可以放到“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标题下的“思考与讨论”中去。这样做有利于分散难点,突破每一阶段的重点。

6.“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与学生在必修1中学过的物质出入细胞的内容,及初中学过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知识联系紧密。教材提供了“思考与讨论”和“技能训练”两项学生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并建立起与新知识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生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是如何完成的?二是选择哪种表现形式来表达。这时他们就会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讨论,讨论结束后,应由同学或老师总结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制作好的范例(见课件)。

7.每个知识点设置练习题及时巩固。

四、说学法

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1. 画出本节课的相关概念和名词术语;

2. 记下重点难点和疑点;

3. 注意分析图形图表;

4. 多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联系,形成概念图。

5. 整理课堂笔记,课后补充典型例题,课外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说课稿合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