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历史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说课稿 篇1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就本课内容,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情、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里第2课内容,本课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的,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列宁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过渡,符合苏俄的国情,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苏俄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斯大林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最终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本课共有两个子目。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介绍了1921年对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时间、内容和意义;第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介绍了斯大林实施一、二五计划所取得的成就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标志和利弊。
2、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 ……此处隐藏9448个字……汇聚逐渐成为当时的历史潮流,为下一子目内容的学习提供背景。
依据:本内容是课文的小字部分,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自主探究历史问题和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而且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改革的背景
教师以讲授法的形式简单介绍北魏统一北方的情况,为孝文帝改革提供背景。同时电脑展示孝文帝的图片及简介,并让学生讲一两个孝文帝的故事。
依据:让学生在故事中领略孝文帝的精神品质,为后来评价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以讲故事的形式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改革的措施
展示《北魏疆域及迁都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孝文帝改革的艰难性,感受孝文帝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展示《资治通鉴》的选段和图片《汉服佣》、《胡服俑》,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讨论并归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依据:培养学生史料研读的能力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改革家。
(3)影响
引导学生辩论:孝文帝改革有没有起到作用?他的改革究竟是利还是是弊?
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孝文帝改革虽然使鲜卑族消失,但他的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依据:以辩论赛的形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突破难点。
(三)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