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柳先生传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篇1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 《五柳先生传》。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学方法、学情,教学流程五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小传。 文章篇幅精短,从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二、说目标。
课标要求,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在多层次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此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诵读,识记文言文字词音、形、义,能够扫清文字障碍,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学习、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层三步读书法,即通过初读—品读—诵读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巧加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学文 ……此处隐藏9465个字……意识,务实的探究态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第三层次,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累背诵经典文章及段落,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熏陶感染之中完成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试背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环节:作业安排。
1、翻译课文。现在大多公开课讲究花样,忽视双基。认为只要是讲词语,就是
传统,就是守旧。一味创新的结果是忽视了本该应有的语文生命。这个设计就是对同学预习的检测和督导。也是落实双基的保证。
2、课下整理课堂所听,用。
这样设计的目的既可以检验学生上课听课的专注性,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锻炼创新作文能力。做到知行统一。这也是李镇西老师的 “读出问题,读出自己”的第二个要求。
六、说板书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集中体现就在板书上。板书的要求是力争做到实、新、精。本文重点展示了作者的志趣和人生追求,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观照,也是教学本文的核心内容。为了体现这一核心,我选了图画式板书形式,引导学生从性格、爱好、生活三方面把握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隐士的形象,学生借助板书这一窗口,可以直观形象的解读文本内容,深入感悟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板书设计: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名利-----隐者心情 爱好:好读书 不求甚解-----读书悦己 性嗜酒 期在必醉-----率真放达 著文章 忘怀得失-----淡泊名利 生活:家 贫 宴如也------- 安贫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