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化学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位于苏教版必修一专题3第一单元第二节,是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范畴。 它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化学知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使学生能初步积累一些对化合物的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可以为后面学习其他的元素打好基础。
2、目标分析
在本节课中,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所以,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和相关性质。
2、能分别写出它们与强酸强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得出氧化铝 氢氧化铝的两性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学习构建知识结构和原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索,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体验实验与探究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我将教学重 ……此处隐藏8400个字……入瓶中。而且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多少,进入瓶中的水就有多少。因此,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集气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反思:做这个实验时如果进入的水达不到1/5,是什么原因呢?红磷的量为什么要过量?
思维点拨:完成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用量要充足,要保证能够将瓶内氧气耗尽;整个装置气密性要好,不能漏气;要注意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拓展与运用:按上述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还有何不足?红磷可否用蜡烛、木炭、硫等其他物质代替?
学生体会实验原理并从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学生再次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红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③没有等到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学生讨论后得出:上述体积是估算的,存在较大误差。
意图及目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评价能力。
拓展反馈 : 作业设计
1、思考题: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什么要求?
2、家庭小实验:自己设计一个可行的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并动手做一做。
意图及目的:作业的设计紧扣大纲,突出重、难点,并通过系统 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 面,进一步促使他们将知识转为能力。 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一 空气
一、空气的存在
二、空气的组成
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