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音乐说课稿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音乐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1教学目标:
1、通过对竹笛的学习,感受竹笛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积极参与《沧海一声笑》齐奏的实践活动。
2、学习并逐步掌握演奏笛子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能够准确的吹奏D调音阶。
2、能够流畅地演奏《沧海一声笑》,能较准确地把握和表现乐曲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音乐《演奏》教材中的第一单元《在乐器家族中寻找你的朋友》中的第二节课“笛子”,本单元的宗旨是由竹笛的欣赏和认识过渡到对中国民族乐队的认识,最后升华到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和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这节课属于演奏模块的内容,演奏模块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得以亲身参与演奏,直接地体验音乐,使学生能亲自去创作音乐的美,使学生的合作能力获得提高。因为学生对中国民族器乐的接触比较少,鉴于此原因,我选择把本堂课的欣赏和演奏相结合。
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名家名曲欣赏导入、竹笛学习,学生分组练习三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高中学生 ……此处隐藏13576个字……
教学突破口:以“上海童谣”为主线,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风格、意境和内涵,进而唱好歌曲。
教学过程:
一、童谣导入:
1、 学生表演《路边童谣》进教室。
2、 师生做老上海的弄堂游戏。
3、 回忆会念的儿歌、童谣。
说明:以“上海童谣”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童谣的兴趣,感受“上海童谣”歌曲的特色,为歌曲教学打下铺垫。
二、学唱新歌:
1、 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A、师范唱。
B、生交流:外婆住在哪里?老师怎么去外婆家的?
2、 熟悉旋律、学唱歌词:A、跟着音乐做摇小船的律动。
B、用情景创设、师生谈话、问答的方式进行歌词教学。
C、用“lu”哼唱。
D、轻声唱词。
E、处理好“外婆”、“一只馒头一块糕”的唱法。
说明:此环节注重孩子的生活实践,将音乐问题生活化,从最贴近孩子生活的细小环节入手,用上海方言口语化的“外婆”呼唤声巧妙地解决了孩子们对起伏较大的旋律的掌握。
3、 学唱歌曲结束句,进行力度的变化。
4、 完整地表演唱歌曲。
6、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拓展
1、 介绍上海有名的桥。
2、 节奏朗读《新上海童谣》。
3、 表演唱:上海童谣。
4、 欣赏本校学生的表演舞:路边童谣。
说明:通过此环节,拓宽学生音乐表现的空间,使学生了解童谣除了可以通过朗读进行表现,还可以通过演唱、舞蹈等形式进行表现。由老上海童谣的学唱到新上海童谣的创作,凸现了现代气息,悄然渗透了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