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初中三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说课稿初中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1一、说教材
(一)课文特点、地位及作用:
《人生寓言》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两则寓言都依据辩证逻辑构想而成的。本单元内容上紧承第一单元,仍以人生为主题。但侧重点稍有不同,第一单元侧重人生感悟,本单元侧重人生理想和信念,而且在前一单元的基础上,上了一个台阶,内容比较深沉、严肃,理性的成分浓厚得多。这样的编排,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一个层次。
本单元教学要求,与上一单元既有延续性,又有所提高。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要求熟读课文,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同时要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在阅读方法方面,要继续练习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并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据此,我确立了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要求,结合新课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审美、闲适、慧心、心旷神怡、得失之患、险象迭生多愁善感等;
(2)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 ……此处隐藏5274个字……取生辰纲》。
(设计依据:通过播放歌曲和让学生谈自己对梁山好汉的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为课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整体感知
复述故事情节
(设计依据:这篇课文篇幅教长,当堂课文必然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学生在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让学生复述目的是让学生以讲代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三)问题探究
本文课题为《智取生辰纲》,全文紧紧围绕一个“智”字展开,在文中“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施耐庵的智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
1、讨论分析杨志的“智”
2、分析杨志失去生辰纲的原因
3、分析吴用的“智”
4、分析施耐庵的“智”
(设计依据:以上四个问题设计是一个连环扣,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就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构思的精妙、人物形象的鲜明,还可以感受到语文之美、语言之美。同时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答案,培养
学生通过语言分析课文的方法,因为任何架空语言的分析都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而实现阅读能力的迁移。在分析吴用的“智”的过程中,我插入了视频欣赏,这样不仅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同时也缓解学生的课堂疲倦,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
既然课题是《智取生辰纲》,那么就请大家从吴用的角度来改写故事。
(设计依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训练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实现阅读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