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高一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3-04-29 19:07:43
关于高一语文说课稿汇总8篇

关于高一语文说课稿汇总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语文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拣麦穗》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构成本单元的三篇基本阅读散文中的前两篇都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本文是唯一出自当代作家的作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故本单元学习重点是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从中学会对细节的关注与把握,用心去生活,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感,增强自己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并能联系文章的中心和情感倾向细心领会,从话面出发读出话里的意思,读出深藏其中的情感。

(二)教材内容:

张洁早期 ……此处隐藏14890个字……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提问: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那个侧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问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文本从对话、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剧人物形象,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暴力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4.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问题设计意图: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类似的质疑: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三)讨论并小结: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暴力

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但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布置作业

《关于高一语文说课稿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