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说课稿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氓》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运”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诗经》,是一首著名的弃妇诗。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古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的悲惨命运。我想借助这一文本让学生了解女性的处境和心声,通过对这首诗的诠释,完成对女性命运的初步关注。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求是:“重视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学习和文化传统的继承”依据此要求,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 :
(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2)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
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思考古今爱情观的不同,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比兴手法的艺术效果
三、说教法
1、运用诵读 ……此处隐藏10983个字……能因为能力有限自然美无限就停止审美,停止审美意味着死亡的结论,使他们更深刻的明白,学习不能因为没有止境就停止学习。自然导出新课
2、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国人皆劝),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荀子简介,复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3、听磁带并对照注释,正字正音。主要有:輮、槁暴、舆、跬步、骐骥、锲
根据预习,学生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质疑,其他同学答疑,教师进行点拨。
4、找出第二段中的五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
"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輮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能够改变原来的状态。
5、约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按照论证过程尝试背诵。
6、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
7、归纳:本文的设喻有什么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
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7、总结:《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五、教学设计依据: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循序渐进,能发散重难点,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学生从大出入手,品味细微知识,并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学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