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兰亭集序说课稿

时间:2023-04-27 23:36:53
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6篇

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兰亭集序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兰亭集序》是普通高中必修一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二、说目标

《兰亭集序》体现了魏晋时期散文抒情色彩浓郁的特点,文章文风清淡,语言静雅,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根据课文的文言文的特点和艺术特色,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中阶 ……此处隐藏14181个字……“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

诵读简析“故列叙时人……有感于斯文”,明确写作目的。

六、思考拓展。

提问:1、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王羲之的文章,应该算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请谈谈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2、多媒体展示: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对生死的感触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xxx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住的重要话题。

明确:人生短暂,我们要做些积极的事情。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七、课堂总结

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那穿越了1600多年时光的对于人生的一声深深的悲叹,体验了古人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是的,我们人类确实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我们的精神却可以光照千古!“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王羲之虽然已经作古千年,但他的《兰亭集序》却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点什么呢?这是同学们读《兰亭集序》应该留下的永远的思考。最后,让我们再随着音乐诵读一遍全文,体味王羲之这一声深深的悲叹……

《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