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7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小车、弹簧片、细线;三合板、遥控玩具汽车、玻璃棒;通草球、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磁铁、弹簧秤等
二、说教法
知识与技能:
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
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
2、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3、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促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会物理定律的简捷,准确,严密
3、渗透物理学史
4、引申,重视人际交往
三、教学重点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在划船时用桨推河岸,发生了什么现象呢?船离开了岸.这个问题在初中已经研究过,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 ……此处隐藏10647个字……绳子的力
E、绳子拉物体的力与物体的重力
F、地球吸引物体的力与物体吸引地球的力
(注意:此二物不接触)
本题中,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如何证明?
六、作业:P56:5、6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征
3、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牛顿第三定律》一课的点评----
1、该内容在考纲、教学大纲中的地位都是须掌握的内容。运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具体事例,属Ⅱ层次要求,说明了此节课的重要性,这为以后的物体受力分析、动量守恒奠定了基础。
2、关于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各知识链连自然、合理、得体,讲授知识由具体事例过渡到物理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难点突出、明显,教学环节有层次。
3、关于授课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及动画演示物理过程,知识过渡由浅入深,方法较为灵活,且教学媒体的应用能突破重点、难点。
4、关于课堂观察:在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踊跃,师生之间有较好的配合,但学生回答问题略显被动,一问一答式,勉强回答式突出。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
5、板书设计:较为简洁,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使写板书的时间能更多地投入重点难的突破,戒除学生听----记笔记----听----学等机械性的听课方式,使课堂活起来。
6、不足之处:有口误,课堂训练明显不足,对达成目标不利。
7、总体点评:是一堂优质课,虽有缺点,但暇不掩玉,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