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说课稿集锦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一、对本节课目标的说明
新“课标”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这个专题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尽量发掘学生身上蕴含的学习潜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学习的能力,同时体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本专题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题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它把读写听说打通,学科间打通,课内外打通,实现综合教学。本专题意在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学习探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学会学习。
二、课堂内容的设计及过程的设想
注重过程与方法,不简单追求结论。根据本专题学科互通、课内外互通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初读本专题课文的基础上,课外广泛搜集有关荷的资料、信息,以供课上进行补充、加工和整理。
赏荷、咏荷、读荷、议荷、写荷五个板块既是互相渗透、有机统一的,又是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位在“议荷”,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提炼并形成新的认识、观点。
对“人们喜爱荷,是因为它有很多价值,你更看中它的实用价值还是精神价值”一题的讨论,将不 ……此处隐藏12224个字……生用过滤的方法把混在水中的面粉过滤出来。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介绍过滤装置后,让学生说一说过滤方法及注意事项,而后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再组织汇报。
当面粉从水中过滤出来后,让学生把盐水也过滤一次,然后比较两个过滤实验。从而得出第二点共识:漂浮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是溶解了。
这个环节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测假设-论证-进一步论证-得出结论等探究过程,使学生对溶解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活动三:实验观察
虽说学生对溶解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溶解是怎样的过程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我分别在两杯清水中加入大颗粒的高锰酸钾和糖。学生一定会对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所产生的现象感兴趣,此时,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随后通过搅拌混合物,使学生明白:溶解是一个慢慢向四周扩散,由不均匀到均匀的过程。接下来引导学生复述糖溶解的过程。最后出示第三点共识:像高锰酸钾、糖一样放入水中能向四周扩散,我们就说它溶解了。
活动四:整理知识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三个共识归纳出溶解的定义,然后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将探究到的知识加以巩固,这对学生的进一步研究起着奠基和促进的作用。
三、应用生活,课后延伸
《课标》指出:“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因此,在学生畅谈“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后,我鼓励学生说一说课后的打算,做到知识的延伸。
由于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上,同学们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乐学、爱学、会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对教学本节课的一些想法,可能还存在着问题,还请各位评委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