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数学集锦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数学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数学 篇1目标:
1.理解加号、减号、等号的含义。
2.学习5以内的加法。
准备:
1.5以内加法题卡,加、减、等于符号,动物卡片图等。
2.教室的地上画一个圈。
过程:
1、介绍新朋友:教师出示+、-、=符号。“+”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合起来。
教师示意:两个幼儿分别站在教师左右两边,“+”表示两个幼儿分别从教师的左右两边走到一起并拥抱。
“-”表示原来的总数中去掉一个数。
教师示意:原来拥抱在一起的两个幼儿,走开一个。
“=”表示它两边的数量相等。
教师示意:教师的左右手分别搀着两个幼儿。
2、学习加法: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加法题:
——“河里有2只小鸭,游来了只小鸭,现在河里有几只小鸭?”
教师演示算式:
——“原来的2只小鸭用数字2表示;游来了一只小鸭用数字1表示;现在河里有几只小鸭?在数字2和数字1之间用+,表示这两个数字合起来是3。
2+1=3。”
“等号两边的数字有什么 ……此处隐藏10436个字……,高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实行"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育家韦鹤琴先生"活教育"的教育原侧,让儿童积极活动,主动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
3.总结归纳法:在数学活动中总结归纳法是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对每个科学依据的小结。在整个活动结束后也要为这次活动的设定的目标做归纳总结。
4.尝试操作法: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真实地得到知识经验。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尝试问题。尝试过程中幼儿的尝试和教师的指导是互相依存、亲密联系的。也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迁移法:在第三个环节中能运用前一环节学过的内容来探索解决眼前的问题,体现经验迁移的过程。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迁移,掌握知识,发展抽象思维。
三、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为了更好的开展好本次教学活动,我做了以下课前准备:
1.教具。标记图(物体在圈里圈外标记图,绿圈里绿圈外有几个物体的标记图,黄圈里黄圈外有几个物体的标记图,两圈交叉部分有几个物体的标记图,绿圈里黄圈里有几个物体的标记图),0~9磁性数字卡若干,绿色、黄色小圈共7个,绿色、黄色中圈各一个。红圆片若干,绿色、黄色大呼啦圈各4个。
2.学具。
①看图判断圈里圈外点子数量的作业单。彩旗4面。
(二)教学过程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认识标记图——套圈乐——站圈乐——操作练习。
认识标记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认识物体在圈里圈外的标记图。教师先出示两张标记图,再提问"谁愿意来说说它的意思?"在让幼儿充分看懂、讨论之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最后教师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