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2-12-02 10:09:52
关于语文教案五篇

关于语文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宜、层”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4、能通过抽象的文字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去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悟秋天的美好,养成收集词语的习惯。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送走了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便悄悄地来到了。秋天的景色美如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欣赏吗?(播放课件)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出示词语,初读课文:师:欣赏完了秋景,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秋天真美啊!)

师:是呀,秋天不但景美,而且连描写秋天的词语也很美,你们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要求把每个词语读正确。注意:不认识的字,文中不再出现拼音了,生字宝宝的音在下面的树叶上呢!可要把它念准!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3、学生模仿练读,教师正音。 ……此处隐藏10008个字……5自然段连起来深情地读一读。

4、作业练习。

(1)完成《作业本》第2、4题。

(2)各自复述“三过家门而不人”的经过。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复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2.学会写“被”字句。

3.学习第6自然段,知道大禹治水的结果。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指名复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人”的经过。

2.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第”句。理解:“一心一意”是什么意思?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说明什么?

(2)齐读第2、3句,理解“制服”和“安定”的意思。

①联系第一自然段内容,说说洪水“凶猛”时是怎样的情景?“制服”以后呢?“终于”一词说明什么?

②出示下列两个句子,请学生读一读,比较一下。

A.经过辛勤劳动,洪水被制服了。

B.经过13年的辛勤劳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通过比较,说明黄河闹水灾不是轻易就能治服的,而是花了整整上3年的心血。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大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人”了。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3.小组轮读全文六个自然段,抽生复述。

4.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们应该学习大禹的什么?

“凶猛”的黄河水灾终于被治服了,大禹一心治水,公而忘私,造福人民的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5.作业练习。

(1)改写“被”字句,《作业本》第6题。

(2)课外阅读一描写我国古代杰出人物的文章。

《关于语文教案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