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草原》教案

时间:2022-11-28 14:39:22
《草原》教案六篇

《草原》教案六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原》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原》教案 篇1

【教学目的要求】

一、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讲读分析,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使学生了解蒙汉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培养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读写训练项目,加深对“展开丰富想象”、“抓人物特点”等训练重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加深对“展开丰富想象”和“抓住人物特点”等训练重点的认识,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有的句子含义也较深,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一、介绍写作背景和草原风土人情。

向学生提供有关反映草原风光和草原民俗的图片和读物。其目的是:①为突破难点,理解课文作准备。②培养学生使用参考书的能力。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字词,重点理解下面词语:

回味、洒脱、迂回、襟飘带舞、拘束、羞涩、会心

四、出示预习提纲

内容如下(教师巡视指导):

……此处隐藏8793个字……p>

小丘线条柔美。

⑵ 看到这样的情景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

用你喜欢的方式赞美一下草原:

唱歌,自己做诗,赞美的话。

3、配乐朗颂第一自然段。

4、小结:

大草原的景色真美!

四、学习蒙古人的热情好客部分

1、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朗读,找重点词句,表演。

思考:

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地方体现了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体会:

“远迎”一段中重点理解“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相见”一段重点理解“也不知是谁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民族团结互助”。

“款待”一段重点理解“谁都有礼貌……不拘束”;“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会心微笑”。

“联欢”一段人们的尽情尽兴体会。

3、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4、欣赏蒙古人热情好客录象片段。

5、小结:

草原人更美!

五、总结

1、我们随着老舍爷爷的笔触,到内蒙古大草原,欣赏了草原的绮丽的风光,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2、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友爱,让我们一起载歌载舞齐唱《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草 原

景美 人更美

天空可爱 远迎

一碧千里 相见

羊群似花 款待

小丘柔美 联欢

蒙汉情深

《《草原》教案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