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力的教案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力的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力的教案 篇1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富有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 、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并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科 学地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从已知到未知,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形成概念 、进行判断和推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能力。有助于使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学习,学 会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教材不是简单地呈现例题——结语——习题,而是既体现学生学习知识的顺序,又体现了较科学的教 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改进教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谈自 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改进教
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从具体到抽象是儿童的认识规律,感知是思维的起点。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感性认识,通过“操作”这一 外部程序的“内化”,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计算教学中,教“100以内数进位加法”(口算):
28+5=? 算理时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打出投影片1)
(附图 {图 ……此处隐藏6999个字……道题里是小车,画出一个方框表示受力物体.(小车)
(2)根据力的大小选定一个标准长度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已知力的大小应是标准长度所表示力的大小的整倍数.在这道题中选1个标准长度代表10N,已知力50N是10N的5倍.
(3)确定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不能离开受力物体,一般画在表示物体的方框的中心.
(4)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应当等于标准长度的整倍数,在这道题里是5倍.
(5)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箭头一定要画在线段以内.
最后形成如图所示完整的图示.
3.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可以直观、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也可以对力的图示加以简化,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不必严格准确地画出力的大小,突出力的方向即可.例如上题,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
同学讲完后,教师完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这些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图示.
用投影打出如下内容的例题
1.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着一个物体.
2.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向右提一个物体.
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进行指导,最后用投影打出正确的图示进行讲评,指出同学们作图中的问题.
(三)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研究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以及力的示意图.用作图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物理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作图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物理模型,使抽象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希望同学们予以足够重视,并养成认真细致,规范作图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