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综合实践教案

时间:2023-01-21 10:09:31
关于综合实践教案3篇

关于综合实践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综合实践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家或窝是什么样的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消息的能力

4.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欣赏一组图片和一首小诗

(播放 《 家》 )

大家还记得诗的名字吗?

(板书 家)

诗中都说了谁的家?

今天就来研究动物的家

(板书 动物的)

二.交流资料

你认识哪些动物?

把你的资料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自由交流)

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三.欣赏图片,了解动物的家

1. 出示动物的家

(学生说————的家在————)

2. 帮助动物找家

(学生说,连线)

3. 出示动物的图片

(学生说出什么动物,生活在哪里,还知道什么)

四.画动物的家

教师边介绍大熊猫边画

(画熊猫,竹林)

学生小组合作为自己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个家,如 ……此处隐藏1574个字……日。

3、小组二介绍重阳节的由来2: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接下来有请小组二组员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4、小组三介绍重阳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下面请小组三组员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有个叫恒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修炼了几年后,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发现恒景脸色难看,就对恒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祸,想避开灾祸,你必须做一个红布袋,用红布袋装上茱萸,扎在手臂上,带着全家人一起登上高山向东面远望。到山上,务必喝点菊花酒,这样灾难就会过去。”恒景照办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带上全家登上了附近的高山,第二天,恒景一家回到家中,发现所饲养的鸡、犬、牛、羊不知何故都死去了,全家因遵循了费长房的告诫,外出登高才逃过一劫。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风俗便传开了。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秋天到野外登高爬山、游玩赏花本身就是一项对身心很有益的娱乐活动。

活动总结: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等相关文化知识,感受祖国重阳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受到熏陶感染及通过一系列的尊老、爱老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关于综合实践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