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序曲》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序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序曲》教案1教学说明:
本课内容是上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节日欢歌》的第二课时,课堂中选取反映节日题材的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在课堂设计中,学生通过聆听导入、名曲赏析、活动体验等多种环节,熟悉优美的民族音乐,从中领略民族音乐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特征,同时以节日音乐中的欢乐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好日子》,通过喜庆的情景导入。
2、《春节序曲》作品赏析,了解并掌握音乐作品的情绪、调式等。
3、学生通过体验拓展,以不同的形式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心态。
2、在对比、欣赏、聆听和实践体验中了解掌握五声调式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三段体。
3、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热 ……此处隐藏10515个字……中是怎样演奏的?好像两边的人在干什么?学生分两组以对答形式演唱这条旋律。
4.以对答形式即兴创编歌词并演唱。
5.欣赏乐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两部分音乐在节奏、拍子、速度、力度上各有什么特点?各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和情绪?
学生边听边用绸棒表现乐曲的高低、快慢、强弱等变化,听后用合适的词语(或图形、线条)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总结:欢快热烈的情绪通常用紧密的节奏、2 /4拍、快速、强力度来表现;优美抒情的情绪通常用舒展的节奏、4/4拍、徐缓的速度、稍弱的力度来表现。
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其情绪。
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减轻识谱的负担。注意到音乐中的对答,通过即兴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加入到音乐中去,更进一步关注音乐各要素的变化和它的表现作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4)拓展
1.导入: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圣诞节前夜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的乐曲《平安夜》。
2.聆听乐曲听后说说:乐曲的情绪如何?你的感受怎样?
3.大家想知道外国人民在过自己传统的圣诞节时有哪些习俗吗?课后搜集资料了解一下,下节课进行交流。
拓宽视野,感受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手法。
激发学生兴趣,养成搜集信息的习惯。
(5)创编
完整地听赏全曲。
边听边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过年的热闹气氛,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合着音乐表演过年的热闹情景。表演好的学生到台前来表演。
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表演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