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鞋带》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系鞋带》大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系鞋带》大班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针对学前班的孩子,凡事依靠父母,生活不也能自理,也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们在即将不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时,让他们学会一些生活的技能,真正的在生活上能自理。
活动目标
1、认知方面,让孩子们基本掌握系鞋带的方法和步骤。
2、情感方面,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父母分担,在活动中,能互相帮助,领略团队的力量。
3、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孩子掌握系鞋带的具体方法,如何去带动孩子的兴趣,主动去尝试系鞋带,加强孩子们的耐心,克服为难情绪。
活动准备
《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小白兔头饰一个,大号的红色鞋子一双,闪光纸制作的鞋子数只,鞋带数根。
活动过程
1,播放《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老师扮小白兔,穿着红色的大号鞋子(有一只没系好鞋带),摇摇晃晃的给孩子们打招呼,
(摇晃的动作是为了引起孩子 ……此处隐藏2462个字……
在幼儿园,我们发现,鲜少有小朋友穿有鞋带的鞋子,在与家长交流后得知,家长觉得现在很多鞋子都不用系鞋带,所以家长觉得不必要给自己制造麻烦教孩子系鞋带,只要买没有鞋带的鞋子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孩子已经进入大班最后一个学期,马上就要上小学,系鞋带对孩子们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技能,所以我就决定在幼儿园让孩子们掌握这项技能。考虑到很多孩子没有系鞋带的鞋子,因此,我让孩子们带一双有鞋带的鞋子,不一定是自己的。(同时也是考虑到在学习过程中,别人的鞋带比较好系,而给自己系鞋带就要难一点)在活动进行中,我通过同伴示范先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会系鞋带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然后我就将系鞋带的方法以最简单的方式教给孩子。虽然我觉得系鞋带很简单,通过这两个步骤孩子们应该都可以学会,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却发现幼儿能力有所差异,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系鞋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通过教师手把手地教。可是老师毕竟只有一个,那么多孩子如何教得过来。此时,我灵机一动,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将幼儿分成6组,每组内半数幼儿已经学会,请已经掌握的孩子教没有掌握的孩子,而且我还制定了一个规则:必须组内所有成员都学会了,这一组的孩子才算成功,才能共同受到奖励。如此一来,教的孩子们也很卖劲,虽然他们也有所抱怨:“我已经教了XX很多遍了,可是他还是不会。”但是只要老师一提出:“可是如果没有把他教会,你们都没有奖励了。”孩子们又来了劲,继续认真地教了起来。结果用了将近10分钟的时间,所有的孩子居然都学会了系鞋带,这是我所没有预期到的。我意识到,利用奖励机制,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本领,这个方法是比较有效的,他不仅可以运用到这里,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地方,如折纸、吃点心等等,相信这个方法能够减轻老师的辅导任务吧!